◆李柳生 文圖
雞肉,又稱作為“白肉”,被視為餐桌上的上品,是人們在病愈后或傷了元氣后作為滋補品的首選。但,人們在選其作為“滋補品”時,一般選公雞時要選做了“絕育”手術的,母雞要么就選還未生蛋的,或者也是經過“絕育”手術的。他們認為這樣的雞肉,才更具營養。
因此如今在鄉下,依然有人給母雞和公雞做“絕育”手術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騸雞,也叫閹雞、旋雞。只是,由于現在學做這門手藝的人不多了,只有偶爾在鄉下的當圩集市上,才能尋見寥寥無幾的閹雞師傅。
閹雞師傅說,在給雞做絕育手術之前,要先仔細確認每只雞都是健康的,如果有呼吸道和腸道方面的疾病,由于體質弱,在手術后容易造成雞死亡。同時還要讓雞不要進食,俗稱清腸,以免為飽食后的雞做手術,雞因活動困難,引起消食不良而亡。
閹雞時,白酒是少不了的。給雞灌白酒,其實就是把雞灌醉,為了讓雞在手術時減輕痛苦,一般是酒精度在30%度的白酒就能起到麻醉的效果。手術前,拿小勺把白酒灌進雞嘴里,等待幾分鐘,喝醉的雞就暈暈乎乎睡
過去了。隨后閹雞師傅只要把母雞卵巢中的卵泡或公雞的睪丸取干凈即可。
人們都相信做了絕育手術以后的母雞,肉質口感更好,營養價值更高;而且閹割母雞的成功率能達到90%以上,手術過程只需幾分鐘,閹割后的雞依然是活蹦亂跳的,對雞的傷害很小等特點,因此在鄉下,除了蛋雞外,人們大多
會選擇對其閹割。
對公雞進行閹、騸,目的是讓公雞長到成年后,不再打鳴而影響其生長的速度。被閹、騸了以后的公雞,其肉質沒有了膻味,嚼勁也更大。還有的地方不敢吃沒有閹、騸后的公雞肉,據說會引發以前的舊病傷痛。
真或假,無從考證。我們只對閹雞師傅的技術如是記錄。